7M體育 加入收藏
語言:繁體 简体
首頁 - 歷史 - 第十八屆世界盃(2006年德國世界盃)

第十八屆世界盃(2006年德國世界盃)

  2006年德國世界盃賽徽是於2002年11月19日在蓋爾森基興市的沙爾克體育場揭曉,賽徽的主體圖案是由三張笑臉圍繞著大力神盃,表示2006年德國歡迎八方來客。

  2006年第十八屆世界盃在德國舉行,整個賽程將從2006年6月9日開始,至2006年7月10日結束,持續壹個月時間。本屆世界盃歐洲群雄在德國的土地上,合力將南美勁旅拒之於四強賽門外,捍衛了本屆世界盃冠軍將在歐洲群雄中產生。

  本屆世界盃繼1990年意大利世界盃後,又是壹屆防守風盛行的功利足球世界盃,決賽階段64場比賽,僅錄得147個總進球,平均每場2.3個進球,實在是小得可憐。效力於拜仁的克洛澤憑借5個進球就奪得了最佳射手,是自1962年智利世界盃以來,歷屆最佳射手中進球數最少的金靴獎得主,要知道本屆世界盃無論是參賽球隊,還是比賽場次都是1962年世界盃的壹倍。

  五屆世界盃冠軍--巴西隊止步於八強,再壹次驗證了賽前被人最為看好的球隊很難壹路走到最後,但有趣的是淘汰巴西隊的不是別人,正是那支98世界盃決賽擊敗巴西奪冠的法國隊。而另壹支南美勁旅阿根廷隊則被認為是德國世界盃上打法最為華麗的球隊,但最後仍被東道主德國隊硬生生地擋在了四強之外。

  實力強大、球星出眾的兩支南美球隊雙雙被提早淘汰其實也是意料之中。在世界盃歷史上,除了1958年瑞典世界盃之外(那屆賽事巴西隊奪冠,貝利橫空出世),還從沒有壹支南美球隊能在歐洲舉辦的世界盃上奪得過冠軍,充分說明了更講究嚴肅紀律和團隊作風的歐洲球隊在擁有強大的主場優勢下,實在是難以戰勝的。盡管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南美球員在歐洲聯賽踢球,但是作為壹支球隊,他們在全體隊員如何克服地理、氣候和心理狀態上往往找不到更好的辦法。

  在歐洲人的包圍下,實力強大的南美人尚無法突圍,且不說正處於上升狀態的亞洲勢力了。盡管經歷了韓日世界盃上的瘋狂,但是這壹次除了即將在2007年實現“入亞”的澳大利亞隊之外,其余4支亞洲球隊均沒有實現進入16強的心理預期,這也說明了亞洲足球的實力還是有待提高的。

  本屆世界盃最讓球迷失望的,當屬盛產黑馬的非洲球隊了。由於參加決賽階段的5支非洲球隊中,除了突尼斯,其他4支球隊都是首次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這不僅讓球迷感覺陌生,就連他們自己恐怕也對世界盃感覺陌生。這4支新軍當中最被球迷看好的是科特迪瓦隊,他們擁有眾多效力於歐洲豪門的天王巨星,但由於世界盃經驗尚淺,又被分在“死亡之組”,結果科特迪瓦只能早早結束了他們在世界盃的處子秀,空留壹身遺憾;反倒是最不聲不響的加納隊,先後擊敗捷克和美國,提前殺進十六強,但好景不長,在16強決賽加納隊竟然遇上了五屆世界盃冠軍--巴西隊,結果敗下陣來,至此,非洲人只能寄望於4年之後的南非世界盃上取得真正的突破了。

  小組賽裏頻繁出現的4比2、6比0、4比0的比分曾壹度讓人誤以為這是壹屆主打進攻的世界盃,但自從進入淘汰賽後,形勢急轉直下,進球迅速減少,前鋒隊員也開始集體“夢遊”(本屆世界盃小組賽階段均場有2.40個進球,但進入十六強淘汰賽階段後,這個數字降到了1.71),與之相比,後防線上的球員卻表現突出,卡納瓦羅、圖拉姆等勇猛異常,最終他們代表各自的球隊,在本屆世界盃(失球最少的兩支球隊)相會在了決賽場上。

  “進入復賽之後,人們似乎不再關心贏球而是關心不輸球”,國際足聯技術研究小組成員庫比拉斯的說法壹針見血。的確,思想上的極端謹慎造就了賽場上的按部就班,甚至可以說是死氣沈沈。而涉及到足球戰術上來說,以裏皮為首的戰術大師們對本屆世界盃的影響是意義深遠的。在意甲賽場上多年傾心經營“老婦人”的裏皮早就習慣了穩紮穩打,而他也將他的習慣性打法移植到了本來就以防守著稱的意大利身上,至此,裏皮就鑄造了4-4-1-1陣型。選擇首發11人時,主教練則更傾向於選擇單前鋒,像吉拉蒂諾和托尼在小組賽階段還能壹起首發,但是到了淘汰賽階段,兩個人就只能輪流出場直至最終裏皮敲定了托尼的絕對中鋒位置。就連以攻勢足球著稱的阿根廷也是如此:盡管排出的是克雷斯波與薩維奧拉的雙前鋒,但薩維奧拉卻壹直拖在前鋒之後很深的位置上牽制防守或伺機進攻。而除了青睞單前鋒,教練們在防守上也達成了壹定的共識,這壹屆世界盃賽事上各隊都在采取區域防守和縱深防守,同時4後衛陣型成為主流,在全部的32支球隊中只有4支球隊采用三後衛陣型;而在這4支球隊中只有墨西哥和澳大利亞進入了淘汰賽階段的比賽。要知道,在這4個後衛之前,每個教練還會選擇如加圖索似的鏟球機器,讓對方的進攻球員隨時都會提心吊膽。

  除了球隊的陣型偏向保守,教練們的思想上同樣保守,這造成了進球率的降低,同時也減弱了比賽的精彩程度。但是在近年來功利足球思想潮流的影響下,這是壹種必然。在2004年歐洲盃上希臘隊神奇奪冠、以及穆裏尼奧、貝尼特斯等人不斷取得成功的背景下,這種意識被無限推廣和效仿,如今已是水到渠成。

  德國已經為南非樹立了壹個可供仿效的完美榜樣。世界人民壹直期望著德國能主辦壹屆組織良好的世界盃,而德國沒有令世界失望。盡管他們的球隊沒能如願捧盃,但東道主從世界盃中收獲的,遠遠重於大力神盃。

  事實上,直到世界盃即將開幕之時,德國人還在遭受廣泛的質疑和批評。德甲聯賽的黑哨醜聞、國家隊的長期疲軟、世界盃球場籌建過程中的問題,似乎讓人們忽視了他們的精心準備。結果進入了6月之後,德國人令人吃驚地給世界送上了壹份大禮,壹向以刻板聞名的德國人能送出如此壹屆激情澎湃、熱情似火的世界盃,壹掃世界對德國人冷漠嚴肅的形象,德國國旗隨處可見,屋前、汽車、街道上擠滿了樂於助人的球迷。從慕尼黑到漢堡,從萊比錫到科隆,12座體育場接納了超過330萬的球迷,更多的球迷則在全國各地的大屏幕前日夜守候。壹股空前的激情席卷德國,不同宗教、膚色、種族的球迷聚會在德國,無所顧忌地享受著世界盃帶來的歡樂。

  不僅如此,德國世界盃給整個德國還帶來了很多實際利益。據德國媒體報道,通過本屆世界盃的成功舉辦,2006年德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大約將調高0.2到0.3個百分點。而根據德國勞工部的數據,自世界盃揭幕後,德國國內失業率下降了0.1個百分點。此外,德國政府為了世界盃已經在公路、地鐵等公共設施上投入了數十億美元,這些投資將繼續在世界盃後對經濟的發展,發揮著長期的作用。

  本屆世界盃最註目的應該是冠軍爭奪戰,比賽雙方壹邊是被受“電話門”假球事件困擾的意大利,壹邊是淘汰奪冠大熱門--巴西的法國隊,而在比賽上更發生了齊達內頭頂馬特拉齊心口,被紅牌罰下場(這場賽事也是齊達內的世界盃告別戰,結果被紅牌罰下場),最後雙方在120分鐘戰成1-1,點球決勝意大利以總比分6-4擊敗法國,歷史上第四次奪得世界盃冠軍。

  第十八屆世界盃(2006年德國世界盃)資料

  主辦國家:德國

  舉辦時間:2006年06月09日--2006年07月10日

  最佳球員(金球獎):齊達內(法國)

  銀球獎:

  銅球獎:

  最佳射手(金靴獎):克洛澤(德國) 5個進球

  公平競賽獎:

  冠軍得主:意大利

  亞軍得主:法國

  季軍得主:德國

1 2 3 4 5 6 7 8
城市與球場
積分榜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本站的內容若沒有另外標識時區,均以GMT+0800時區(北京時間)為准。敬請留意!
    Copyright © 2003 - 版權所有 www.7m.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保留全部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