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
阿根廷队以球色出色、战术糟糕的两面性示人,总没有清晰的思路、整体的足球。但大胜
韩国一役,阿根廷在战术上的成功值得大书特书。
针对首战阿根廷进攻思路不够清晰的毛病,马拉多纳进行了微调,从人员上看体现在
马克西换上
贝隆司职右中场的变化上。贝隆首战拿球过多、威胁分球较少,是造成阿根廷进攻质量不高的最大原因。马克西不粘脚、防守也积极,他的上场比贝隆效果好得多。
而最大的战术变化在
梅西身上,与首战过多顶在中锋位置上死守不同,此役梅西位置灵活得多,时常回撤到中场拿球,更像一名前腰,阿根廷的阵型也更像4312而非433。而且不用顶在最前面被后卫盯死,也有更多前进空间,有利于梅西发挥盘带特长,上半时他就完成了3次过人。
与此同时,梅西后撤也让锋线人员不再像首战那般拥挤,三叉戟之间有了配合的空间,
特维斯和
伊瓜因各自盘带奔袭的特点,也时有闪现。
迪马利亚在首战几乎消失,而此役梅西后撤更多与他配合,使“天使之翼”也活了起来。
而且梅西甚至退回中场积极参与防守,第32分钟就曾从对方脚下断球发动进攻。从战术角度上看,梅西不仅有射门和抢点,还有组织和控制,相当于一个人干了首战自己和贝隆两个人干的活。
此外,在战术上马拉多纳也格外重视了定位球,这也许是汲取了首战唯一进球的经验,
德米凯利斯、
海因策等头球出色的球员,在定位球时大胆压上,并有前点摆渡、后点捡漏、横敲远射、两人配合后传中等多种花样。这一战术让阿根廷收获前两粒进球:定位球中迫使
朴周永自摆乌龙、马克西和梅西战术角球后传中助伊瓜因破门。
在比赛进行到55分钟至70分钟之间,韩国攻势极猛,随时有可能将比分扳平,阿根廷则聪明地采取防守反击打法,梅西、
阿圭罗、伊瓜因等人的速度优势发挥得淋漓极致,连入两球完成大胜。